
嘉賓與《澳門之歌》歌詞創作大賽籌委會成員昨出席記者招待會
|
歡迎兩岸四地海外華僑華人編寫抒懷
澳門之歌創作歌詞賽徵件
【本報消息】為喜迎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,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現向兩岸四地居民及海外華僑、華人徵集編寫表達熱愛澳門、建設澳門情懷的歌詞,藉參加《澳門之歌》歌詞創作大賽,以抒懷。作品要以中文寫作,必須為原創,名稱可自擬,提交數量不限,即日起至年底徵集作品。籌委會計劃把優秀歌詞編成專冊,一等奬作品或將成為十周年慶典主題歌的歌詞或主要素材。
《澳門之歌》別具意義
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祖國,一首《七子之歌》代表了各界人士對澳門回歸祖國的美好期盼。明年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,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特別舉辦《澳門之歌》歌詞創作大賽,以文藝創作方式,加深海峽兩岸及海外華僑、華人對澳門“一國兩制”成功實踐意義的認識。
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昨日下午四時假萬豪軒酒家舉行記者招待會,中聯辦台務部長程金中、文教部副部長級助理張曉光,理事長崔世平、副理事長兼籌委會召集人李沛霖、常務理事湯梅笑及多名籌委出席。
崔世平表示,澳門回歸祖國近十年,無論經濟、文化等方面及國際知名度均有很大發展和提高,蘊藏不少振奮人心的故事。構思並舉辦《澳門之歌》活動,別具意義。現正開展首階段徵件,第二階段邀請知名作曲家及歌唱家為一等奬作品譜曲、演繹,繼而通過公開形式選擇優勝作品,最後是開展廣泛推廣。籌備過程得到特區政府、中聯辦等大力支持,澳門基金會贊助,獲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、原文化部長王蒙及澳門各界人士提出寶貴意見。
文藝創作慶回歸十年
李沛霖表示,《澳門之歌》活動計劃是澳門民間以文藝創作方式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的盛事,集群衆性、專業性、政治性與藝術性等元素於一身。凡內地及港澳台居民及海外華僑、華人均可參賽,作品以中文寫作,必須為原創,並未公開發表及未曾以任何形式出版發行,作品名稱可命名為《澳門之歌》或自擬,題材及體裁均不限,邀請到兩岸四地著名作曲作詞家及文藝界專業人士組成評委會。設一等奬三名、二等奬五名、三等奬十名及入圍奬三十名,其中獲一等奬的三名得主可各得三萬元奬金及奬座。
可同時提交多份作品
兩人認為,此次歌詞創作大賽自由度大,參賽者可同時提交多份作品,以鼓勵更多本地居民以至兩岸四地、海外華僑華人積極參賽,頌揚澳門回歸十周年,最終誕生的主題歌曲會因應情況以粵語或普通話演繹。籌委會稍後與本地文化界、教育界加強溝通,鼓勵專業人士及大、中學生參賽,為澳門爭光,屆時開展專題講座作全面介紹。有興趣人士即日起可登入主辦單位網站www.ccea.org.mo或到文化廣場、星光書店、各廣星門市索取報名表,並於徵集期內將報名表和參賽作品電郵至macausong@ccea.org.mo或郵寄至澳門郵箱一五○六號。即日起至十二月卅一日徵集參賽作品,明年二月公佈結果,年中開展第二階段工作,可致電二八七五·五四四三查詢。
|